Friday, July 15, 2011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桃花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者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者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是明代著名才子唐寅的一首诗,写于弘治年间,描写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境界,但是我们在这里引用这首诗,并不是要介绍这位因为点秋香而闻名于民间的才子,而是他在世时的君上,一位读到这首诗必定会引为知己的天子,大明王朝的第十位君主,明武宗正德皇帝。

他的名字叫朱厚照,这个名字是按照明朝的典制取的。他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出生即为皇帝嫡长子后来又当上皇帝的人,是孝宗弘治皇帝唯一的儿子,大明王朝绝对的法定继承人,统治过天下整整十六年的皇帝。

他的名字叫朱寿,是他自己给自己取的。怎么解释这个朱寿的身份呢?他是总兵,是威武大将军,是镇国公,是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同时,还是杂货店老板,是敢和猛虎搏斗的勇士,是到处巡游的纨绔子弟等等等等,我的印象里,似乎只有小说中的韦小宝有这么多的身份。

他并不是一个精神分裂的人,但是他一辈子都这样以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生活着。他的一生都在谋求抗争,可惜的是虽然他拥有天下最高的皇权,依然改变不了自己生命的轨迹。他的故事,是由好多喜剧组成的一个大悲剧,不论是对他,还是对这个庞大的帝国。

他的庙号为武宗,这很符合他,因为他很好武,他是真正从内心底把自己看做武人的,虽然这个身份在那个时代其实是卑微的。他的年号叫正德,这更像是讽刺他,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他全身上下似乎找不出一点能看到的“正”的德行。

他常常被人冠以“荒唐”,“病态”这些贬义的词眼,但是他的性格却最像我们现实中的普通人,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青年人,一个对身边人无比随和的公子,一个对繁文缛节不以为意的客人,一个会体谅下属在雨水中跪地辛苦的上司,一个不忘在祈福时候加上爱妻名字的丈夫,一个对任何事情都有着极大兴趣的聪明学生,一个可以和你挤坐一辆破车的朋友。然而悲剧正是在于,这上面的诸多身份里,唯一没有他最正式的身份,一个皇帝,并且应该是恪守传统道德的皇帝。

明代的大臣们一直把皇帝作为一个神话的偶像来塑造,他们要给万民描绘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欲望,可以无限时间工作,没有个人感情,没有脾气,可以英明的分辨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可以从诸多的奏折里聪慧的挑选最正确的那一个的皇帝,当然,这种人根本不存在,明朝的皇帝里最接近这个标准的只有孝宗皇帝,有趣的是,最远离这个标准的正是孝宗皇帝的儿子,这个最类似常人的朱厚照。

他用自己超乎一般人的勇气在执着的与他的臣子进行对抗,并想尽一切办法来戏弄这些看似外表端正正经的道学家。他不想再像他的父亲一样,郁闷的活一生,他要活的快乐,要活的精彩,实际上他几乎做到了,虽然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很多年的骂名,但是性格如朱厚照这样的人,也许根本就不在乎你对他说什么。昏君也好,明君也好,于他的生活根本无关,甚至在他的心目中,说他的是明君反而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那是一个精彩的时代,从最高的皇帝,到读书的士人,都呈现出一种叛逆传统道德的倾向,“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诗既可以形容唐寅,也可以形容朱厚照,以及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人们,而王守仁心学的创立,更是在守护传统的大明王朝的夜空里燃起的一朵绚丽的烟花,从此开始,一个国家伟大的转型时代开始了。

当然,朱厚照根本不会关心这些的,在他临死前,我想他思考的问题应该是:下辈子,我还能做普通人吗?

父亲,母亲和儿子



大明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下午申时,大明王朝的内廷和外廷像以往一样平静有序,没有任何异样,然而随即从宫中传出来一个消息,让举国上下炸开了窝,这个消息是,孝宗弘治皇帝的张皇后在此时诞下了一个皇子,这个皇子是当今皇上第一个儿子。

为什么生皇子的消息会引起这么大的震惊呢?因为这个消息太突然了,无论是朝臣还是民间,在这之前根本没有听说皇后怀孕的消息,怎么会突然就有了一个皇子?这样一个小细节自然不会被喜欢八卦皇室的明朝人所放过,于是就演变成了后来一场纠纷。

当今的皇帝年号弘治,名字叫朱佑樘,和自己儿子降生所带来的小道消息比起来,这位弘治皇帝出生的经历才叫一个传奇。他的父亲是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在年少时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宫女万贞儿,并在即位后册封其为万贵妃,然而问题在于,这位贵妃娘娘比成化皇帝要大十九岁,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有人试图这样解释,说当时年少的朱见深碰见成熟的万贞儿,情窦初开,很容易被其勾引,然而无法解释的是,当成化皇帝已经四十一岁时,万贵妃也将近六十岁,但是成化依旧无法摆脱对万贵妃的依恋,在万贵妃去世不久,自己就因悲伤过度追随他的爱人去了。除了情痴之外,实在很难解释朱见深的这种感情。

万贵妃也许是个人品并不怎么好的女人,也许宣宗孙皇后的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才能在宫廷中生存,所以她对成化的嫔妃们全力打压,使她们无法获得自己从皇帝身上获得的宠幸。万贵妃曾经有过一个孩子,但是很快夭折,过度悲伤的心情也许扭曲了她的心理。从此以后,一旦听说成化的哪个妃子有了孩子,她就会加以迫害,搞的成化很多年没能有一个儿子。

有一天,成化皇帝让太监张敏给他梳头,梳头的时候看见自己有几根白发,他不禁忧郁的对张敏说:“老将至而无子,可叹也!”张敏一听,心中酸楚,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跪倒在地,说了一句令人震惊的话:“奴才罪该万死,其实万岁并非无子,在西内藏着您的亲生骨肉,现在已经六岁了。”

原来,六年多前,成化皇帝去看书的时候偶尔发现了一位姓纪的管理图书的宫女,在聊了一段时间的天后,发现十分喜欢这个女孩,便临幸了她。像他后来可怜的子孙万历一样,就这么一次,人家就怀上了龙种,还是个儿子。万贵妃听说后就逼着纪宫女打胎,然而也许真的是天意,你不能不佩服,纪宫女在喝完了打胎药以后安然无恙,从后来孝宗的情况来看,也没能伤害到小孩的智商。在许多太监宫女的保护下,纪宫女生下了一个儿子并秘密把他藏在西内,一直悄无声息的养到了六岁。

成化皇帝怀着激动的心情奔向了这个儿子,当他看见的第一眼,就欣赏的叫道:“像我!是我儿子!”随后,这个孩子被立为太子,取名叫朱佑樘,十二年后成为了孝宗弘治皇帝。这个弘治皇帝是大明臣子们交口称赞的明君,因为他温和,没有个性,善于听意见,也还算工作勤奋,这种人简直是臣子们最期待的君上。

在朱佑樘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娶了一位北直隶兴济姓张的女孩为妻子,即位后册封为张皇后。从此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的一个奇迹,这位皇帝和皇后一直恪守着一夫一妻制,朱佑樘此后再也没有立过嫔妃。有人说这是张皇后醋意太重而弘治皇帝又惧内造成的,事实上从史料来看,皇帝和皇后的感情其实相当不错,两人每天都睡在一起,情好笃厚,一直都没什么矛盾,应该说,弘治对皇后的感情是他不愿意再立嫔妃的主要因素。

然而,一夫一妻制在那个时代是会遭受一些压力的,尤其是朱佑樘身为皇帝,他的婚姻和家庭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家事,还牵涉到国家大事。一个最基本问题出现了,张皇后在与弘治结婚数年后,居然一直没有一个儿子,这让朝野上下急破了脑袋,无数的奏折飞向弘治,要他再立嫔妃,在他们看来,张皇后已经没有生下孩子的希望了。

正是在这种前提下,内廷突然宣布诞生了皇子,自然让朝野震惊。八卦是明朝人普遍的爱好,而八卦皇室更是八卦里面最热门的话题。大家茶余饭后,坐下来,就会谈谈某某人听说的宫廷大内的小道消息,这还算好,到了万历的时代,公然把这些小道消息编辑成书出版发行的都有。当时江湖传言有数个版本,最多的看法是,那个皇子并非皇后亲生的,而可能是弘治皇帝和某个宫女生下的,然后假装是皇后自己的孩子,理由是张皇后这么多年都没生出个孩子,怎么会偏偏这个时候生呢?这种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因为当年宣宗孙皇后就曾经干过这样的事情。不过他们的理由却不太能站的住脚,因为之前几年没有生不代表后来就不会生,何况在生下这个皇子后,过了几年张皇后又生了一个儿子朱厚炜,可惜过早夭折。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朱厚炜也非她亲生的可能性。还有传言说,这个孩子根本不是皇帝的儿子,而是皇后为了稳固她的地位从宫外抱来的,这种八卦精神就显的有点过分了,皇朝血统传承这样重大的事情,估计弘治皇帝或者张皇后都不敢拿大明江山朱式王朝来开玩笑。不过这个版本的传言后来居然成了反叛者的口实,看来八卦也是有其危害之处的。

无论外面怎么说,弘治皇帝在看到这个儿子的时候,还是相当的欣喜的。首先他的王朝终于有了一个继承人,按照古代观念,自己也算是尽孝了。其次,自己再也不用承受要求册立嫔妃的压力,可以与自己的皇后双宿双栖,不会再有大臣们说三道四。再次,这个皇子让人看了着实喜欢,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子机灵,这样的孩子以后必定是一个聪明的人。第四,这个孩子是皇家第一位真真正正的嫡长子,明朝的前九位皇帝中,太祖,成祖,景帝都非长子,英宗宪宗孝宗都为庶出,建文帝仁宗宣宗在出身时母亲都还没成为皇后,只有这个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皇帝皇后的嫡长子,其继承大统的身份之纯正绝无仅有,弘治皇帝怎么能不开心。

立即有人拍马屁指出了皇子出生的非凡之处,这位皇子的生辰八字非常奇妙,他出生的具体时间应该是亥年戌月酉日申时,正好是申酉戌亥这个排列顺序倒过来,在古代这被看成是个大吉大利的生辰,尤其是据说这个生辰与太祖朱元璋有着某些暗合之处。弘治皇帝更加高兴了,他对这个儿子充满了期望,按照明朝制度,为其取名厚照,厚为辈分,照字则是希望他“四海虽广,兆民虽众,无不在于照临之下”,并很快册封为太子。不过在我看来,这个所谓的生辰,大吉大利未必见得,倒是的确暗合朱厚照后来反传统的人生,这一点也许当时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外面的民众们自然和皇帝不会是一个心情,他们关心的是内幕,是谈资。大家争相猜测朱厚照的身世问题,恨不得发掘出最震撼人心的消息来争取获得头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围绕着朱厚照身世问题的郑旺妖言案发生了。

现在我每读这个案子,总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因为里面太多的东西不符合常理,所以也不禁怀疑是否里面真的有不可告人的内幕被掩盖。但是我个人觉得明朝有很多的书籍在记述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把读者故意往这是一个冤案的方向来引导的嫌疑,具体的真相我们不得而知,只好尽可能的去猜测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的目的,以寻求往常理上来靠了。

北京城东北有个镇子叫郑村镇,这里驻扎着明朝武成中卫,这个驻军里有一个军余叫郑旺。军余的意思就是他属于军籍,但是并未从军。郑旺有个女儿叫郑金莲,这个女孩身上留有在右肋出痘时的疤痕,脊梁上还有一处烫伤。提及这一点,可见这在以后的案情中会很重要。我们无法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只知道在这个女孩十二岁的时候,她被卖给了勋戚东宁伯为俾女,其后被数次转卖,最终连郑旺这个老爹都不知道她被卖到哪里去了。如果不是八卦,也许郑旺也就这样一辈子都不会关心她这个女儿具体在哪里,安安心心的做他的军余,但是发财富贵梦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郑旺有个邻居的女儿听说被送进了宫中,这个消息触动了郑旺发财富贵的神经,他不禁想,自己的女儿下落不明,有没有可能被卖入了宫中,若是这样,有没有可能被皇上临幸?真的如此的话他郑旺岂不是要从此富贵?

什么叫白日梦,老郑同志给我们做了一个最佳的典范,当然做梦是可以的,让人佩服的是老郑立即就去京城打听以验证他的梦想。这是让人最先不理解的地方,郑旺仅仅就凭自己隔壁的女儿入了宫这个消息就能联想到自己被转卖了多少次的女儿也入了宫,还花了大力气去打探,实在不合常理,除了他的神经有点问题这个解释之外,也许郑旺还曾经听说过其他的消息,但是被史书掩盖了,当然,这只是猜测。

郑旺找到在北京的两个哥们,这两个哥们叫妥刚和妥洪,属于锦衣卫的家属,他们帮郑旺联系到一个大内的太监刘山,让他在宫中帮忙打听一下,于是郑旺带上自己家乡的土特产送给刘山,央求他务必要帮忙。刘山的目的自然很容易理解,首先他受了人家的礼物,自然不好推脱,其次,如果万一真的他女儿是皇上身边的人,说不定自己也能跟着富贵,于是就去宫中寻找。巧的是,宫中确实有个宫女叫郑金莲(在我看来也不能算巧,这个名字在那个时代太泛滥),可惜这个郑金莲并不是郑旺的女儿,更重要的是,这个宫女在宫中地位低下,从没进过深宫内院,更别提见过皇上了。刘山自然无法交差,又继续寻找,找到一个叫王女儿的宫女,身份倒符合,但是王女儿说自己的父亲姓周,刘山无奈之下只好以王女儿为原型,向郑旺报告说找到了他女儿,但是现在人家没有机会能见他。老郑发现自己的梦想几乎成真,欣喜若狂,从家里带了无数的土特产交给刘山,让他转交女儿。刘山只好自己私自收下,然后找了些旧衣服什么的给郑旺,说是他女儿送的。

梦想家老郑同志从此开始了当国丈的美梦,事情到这一步也许并不奇怪,因为做梦的人那时候很多(参照后文王满堂那一群做梦者的表演),而刘山的行为也算是符合常理。但是刘山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主动告诉郑旺的那俩哥们,说王女儿被选到了皇上身边,你们就要当皇亲了!郑旺听说后大喜过望,立即到处传扬。于是郑旺家乡的人都知道老郑家成了皇亲,纷纷前来巴结,送礼的送礼,奉承的奉承,老郑此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一个皇帝外戚了。

过了几天,郑旺盘算着女儿要生日了,又去了倘京城,送了一桌酒席给刘山,要他转交女儿,刘山依旧自己享用,然后找了些自己的东西当成宫中的回赠。老郑愈发飘飘然起来,走着走着路过齐驸马家,便决定进去打个招呼。齐驸马的儿子在家,一头雾水,但是听说此人乃郑皇亲,又不敢贸然得罪,就热情款待好礼相赠。郑旺能和驸马家公子一起吃喝,更加深信自己的身份,于是开始在京城中大肆活动,从此以后,京城上下就开始流传有这么一位郑皇亲的存在。

前面说了,明朝人是八卦的,关于皇太子的身世,大家本来就对张皇后的生育能力表示怀疑,一听说突然冒出来个郑皇亲,于是开始猜测,朱厚照是这个叫郑金莲生的孩子。消息又传到了郑旺耳中,他也不辩真伪,只要是对他好的他就相信,于是就开始以皇太子以及未来的皇帝外公自居。

这个案件第三个让人不理解的地方出现了,郑旺在京城活动了数年,一直都没有人抓他,直到弘治末年,缉事衙门才把郑旺,刘山,妥洪,妥刚一干人等全部抓起来,以冒认皇亲罪审理。审理这个案子的主审人则更加让人惊讶,正是大明弘治皇帝亲自审讯,皇帝自己来审一个小小的冒认皇亲案,引发了朝野上下更大的猜测,大家更加坚信这里面是有内幕的。审讯结果,王女儿身上没有什么疤痕,绝对不是郑旺的女儿,而刘山作为太监干预外事,被处死,但是主犯郑旺和其他人等只是监禁,没过几天弘治皇帝去世,朱厚照登基实行大赦,郑旺居然被放回家了。

这件事并没有因此完结,后续的发展才叫戏剧性。郑旺被放出来之后,坚持认为自己是皇亲,当今皇上的外公,于是依旧四处活动,传播皇上不是现今张太后亲生的言论。更厉害的是,他有一个朋友叫王玺,通过个人关系进入皇宫,在东安门声言要上奏当今皇上“国母”(指朱厚照的生母,他的意思应该是郑旺女儿)被幽禁的情况,这终于惊动了内廷,郑旺等人再一次被捕,几次审理,郑旺都坚持不认罪,说自己是皇亲,当今圣上的母亲是自己的女儿,现在被幽禁。最后司法部门只好判决他们死刑,将其全部处死。

究竟是杀人灭口,还是冒认皇亲,从现在来看,真相已经无人可知了。但是这个案件里面许许多多不合常理的地方的确让人生疑,如果郑旺真的是一个只求富贵的人,为什么在孝宗明明从轻发落他之后,他依然要铤而走险坚持宣传自己是皇亲,甚至主动挑衅内廷呢?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但是不管事实的真相如何,至少朱厚照是认同张皇后作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于是郑旺妖言案究竟真相是如何,并不影响这位小太子的童年生活,从小这个孩子就显示出了超越常人的聪慧,而他的父亲又在他的身上寄予了极大厚望,张皇后也并没有有任何对他不好的迹象,至少他的皇太子生涯,比弘治皇帝要快乐多了。

朱厚照的性格的养成,有人说是太监的引导,但是我自己觉得,其实对他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的父亲弘治皇帝。这个宽厚的君主,平时一直在压抑着自己做人,很少展露出自己真实的个性,他对绝大多数大臣们都一直很尊敬,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内心是什么想法。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儿子,尤其是自己的独子,弘治皇帝在朱厚照身上倾注的爱是巨大的,所以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活的和自己一样郁闷,于是在朱厚照的童年时代,弘治并不太干预朱厚照的玩乐,弘治自己从出生到六岁就一直被隐藏着培养,六岁之后到当皇帝一直在为自己的生命担惊受怕,当了皇帝之后受制于朝臣,一直在克制自己做一个道德模范,可以说他的一辈子都活在郁闷之中,所以他深知,自己的儿子一旦当了皇帝,便不再是自己,任何事都没有办法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于是他想给自己的儿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是他以前没有的,所以他更希望自己的儿子有。

这一对父子的感情事实上应该很深,有时候弘治想干些隐秘的事情,就单独带着自己的儿子,两个人在幽静的夜晚并肩而行,他们常常会结伴偷偷出宫闲逛,也许到什么地方去感受一下普通人家的父子天伦之乐。有人曾经污蔑说弘治喜欢偷偷出宫是去寻欢作乐,这就有点扯淡了,哪个父亲会在寻欢作乐的时候把刚刚懂事的儿子带着?但是我们能从这些小事里看出一个和史书记载不一样的弘治皇帝,更加性情,更加真实,像一个普通的人而不是一个处处都完美的皇帝。在他的内心里也有对大臣和言官的惧怕与反感,也有他自己生活的追求。有一次,父子俩人晚上又去闲逛,走着走着路过六科廊,就是六科给事中这些言官们平时的办公场所。淘气的朱厚照走到门口,大声的问父亲,这是什么地方?弘治赶紧向朱厚照摆了摆手,小声说:“你不要大声讲话,这里是六科官的地方,现在里面肯定有人在值班,惊动了他们我们就完了。”朱厚照不解的说:“怕什么,六科官员难道不是你的臣下吗?”弘治说:“你不小心惊动他们,纠劾的奏疏会立即送到我们面前。”

从中我们看出,弘治皇帝自己真实的内心大致是什么样子,而小朱厚照也经常能从这些小事里,了解自己这位父亲内心的痛苦和恐惧。这增加他对这些大臣们的反感,从一开始就养成了他不喜欢和大臣合作的性格。弘治经常带朱厚照出宫,也使小皇子在性格上更加亲民,行为上却十分的外向,认识到了外面世界的美好,以后他的生命里,绝大多数时间都不是在皇宫这个牢笼中度过的。

朱厚照的性格狂放,但是对自己的父亲,却相当的恭谨,有时候很能理解父亲的心思,父子两人的感情就更加深了,幼年的朱厚照还算内向,但是逐渐长大后,性格开始趋向好动,喜欢召集许多人在一起踢球,后来又喜欢练习骑射。有人对皇太子的这些做法有意见,向弘治提意见,弘治觉得小孩子的童年应该让他过的快乐一点,现在就压制他会让他心理变态,何况骑射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当然我们也能从史书中看出某些不公平出来,明朝的皇子爱好骑射叫顽劣,清朝的就叫英武,历史真是一个可以随便打扮的东西。

但是弘治让朱厚照玩,并不代表不重视他的教育,虽然在闲暇时弘治对朱厚照很放任,甚至俩人还经常出去闲逛,但是在教育上,弘治一点都不放松。在朱厚照5岁的时候,就开始选择优秀的官员给皇太子讲课,所选的人里面有王鏊,杨廷和这样的名人。7岁的朱厚照就开始出阁讲学,每日有数名官员辅导太子,加上伴读的有19人之多,大批来自翰林院,而三位内阁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全部要给太子进行辅导。这是一个超级豪华的师资团队。

可惜朱厚照并不是一个喜爱读书的人,他很喜欢学习,不过学习的是他感兴趣的事物。他对什么圣贤之道没有一丝的兴趣,倒是对其他的宗教很有兴趣,而且外语学的很不错,喜欢学梵文和阿拉伯文,喜欢学习音乐。可惜的是,那些臣子们想教的只有他们眼中的圣贤之道,认为太子学习其他的任何一切都叫不务正业,这难免会引起朱厚照的反感。

朱厚照身边的太监们是另一个影响他性格形成的团体,这些人不会阻碍太子做事,也不会和太子讲什么圣贤之道。而朱厚照是个轻视繁文缛节,无视尊卑之分的人,很容易和这些人打成一片。于是围绕着这个未来的皇帝,各个势力开始展开了一场争夺的斗争。

初政的斗争


弘治十八年,孝宗皇帝病重,时年才三十六岁。明代的皇帝多短寿,有人说是因为他们喜欢纵欲,这个说法和上面说孝宗带儿子出去寻欢作乐一样扯淡。明代去世年纪最小的是熹宗,最爱好的事情是木工这种修身养性的活,没听说对纵欲有什么爱好,同样,一夫一妻的孝宗基本上没什么机会纵欲,依然只活了三十六岁。倒是像嘉靖万历这样常年在深宫里不出来的,都活的挺久。另外还有人说是基因问题,朱元璋怎么说也算活到古稀,而宗室里也有活到八十多岁的,看来基因不是绝对因素。第三种说法是在明朝当皇帝压力大,这个就实在不好说正确与否了。还有第四种说法是皇子养育问题,让他们变的太娇贵,而出身并非储君的太祖成祖以及嘉靖寿命都还行,崇祯压力那么大,上吊之前也没听说有什么重病,这个也有一定的道理,权当参考吧。

当年的四月二十八日,弘治皇帝早朝结束,突然感觉到身体有点不行,旁边的人立即将他扶回乾清宫休息,随即居然一病不起。这一天,是弘治皇帝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早朝。医生给他治理了几天,不见好转,情况反而更加恶化,到五月初六,弘治皇帝已经不行了。

此时的朱佑樘心里最记挂的,是他那个才十五岁的儿子。他太了解自己的这个儿子了,儿子身上每一个优点和缺点,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马上,这个孩子将要接过自己的位置,成为新的大明皇帝,一国之主。他曾经努力试图给这个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让他过开心安逸的日子,现在他突然想到,要让这个孩子转变角色,是否容易呢?

还好,他有心腹的大臣,刘健,李东阳和谢迁正整齐的跪在他床前,老泪纵横的看着他,等着他留下嘱托。朱佑樘看见他们,心有不忍,在哽咽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拉着他们的手,陆陆续续的向他们诉说自己的嘱托。

其实,谁都知道他所谓的嘱托会是什么话,无非是什么皇太子年幼,几位大人要好好照顾辅助,把这个国家治理好。要多多教育他,让他做一个好皇帝。要对张皇后好,妥善照顾她的家人,要侍奉好两宫皇太后等等等等。但是这些话,只有皇帝亲自说出来,并且是哽咽着对那些顾命大臣说,才有效果,才能起到作用。而在这种悲伤压抑的气氛里,这种嘱托也更显得庄重严肃让人宁可赴汤蹈火也无法拒绝。

但是弘治皇帝还是多说了几句套话之外的话,他强调皇太子喜好逸乐,一定要在这方面对其多加管教。弘治知道朱厚照若想成为一个大臣们支持的所谓“好”皇帝,就必须要遵守大臣们认为的道德典范,每天规规矩矩的做别人认可的事,而逸乐在明朝皇帝的字典里是没有的。任何的逸乐只会给各类官员口诛笔伐的口实。他明白朱厚照的聪明,有进取心,但是能否在即位后像他老爸安安本本做个老实人,弘治自己估计也实在没把握了。

三位内阁顾命大臣在悲伤中完成了弘治皇帝遗诏,他们将在弘治去世后正式向外廷发布。弘治叫过自己的儿子和妻子,他嘱咐了儿子几句话,看了最后一眼他们母子,终于还是闭上了眼睛,离开他这个唯一的妻子和唯一的儿子。

外廷立即得到了皇帝驾崩的消息,无数的大臣号啕大哭,这并不是礼节上的,而确实发自他们内心,孝宗皇帝在他们心目中确实是一个无法舍弃的好君主,以至于在十几年后,还有无数的大臣为争取他的子嗣延续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争取一个名义上的认同,当然,这已经是后事了。

内阁向外廷颁布了遗诏,这份诏书除了宣布皇太子即位之外,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一些政策进行改革,这和后来嘉靖上台借助遗诏的名义革除正德弊政不同,这些政策主要的倡议者是孝宗皇帝本人,在他临死前一直与内阁计划进行一场改革,主要是针对皇亲勋贵之家接受土地投献,侵占民利等等行为进行限制。可惜的是他还没来得及施行,就已经去世了。后续的工作,就只有留给他信任的内阁大臣来完成了。

五月十八日,朱厚照正式即位,以明年为正德元年。正德这个年号,现在看来,起的真是意味无穷。有人认为,这是大臣们意图以此来劝皇帝先正德行,不过当时朱厚照并没有表现出有行为乖张的事迹,最多也就好玩一点,应该还没有到大臣们用年号来劝谏皇帝的地步。不过明朝大臣起年号的水平确实一般,这个正德的年号,西夏就曾经用过。后来有人给起的天启年号,却忘了有句诗叫“明断自天启”,留给无数的人附会的空间。

一个新的时代又将开启了。

我们先来大致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形势。显而易见,这个国家的政治现在是以内阁的三位顾命大臣为主导,他们统帅着外廷臣僚。但是新皇帝的身边,正有一股力量在聚集,他们是一群经常围绕着皇帝的太监。明朝的大臣很看不惯太监,一有太监冒出头就会全力打压,所以他们挑出这群太监里最重要的八个人,称呼他们为“八虎”,比较著名的有刘瑾,谷大用,张永,丘聚等人。大臣们觉得皇帝应该是由自己来控制的,不应该有别的力量对皇帝进行干扰,所以必欲除掉八虎而后快。

那么我们这位新皇帝是如何想的呢?很显然,他此刻正沉浸在父亲去世的悲痛与自己登基做皇帝的新鲜幸福的双重感觉中。每一个人在他刚刚坐上龙椅的时刻,必定是在内心发誓要做一个好皇帝的,这一点几乎毋庸质疑。朱厚照肯定也不例外,但是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否则中国的历史也不会有成群的不合格的君主出现了。而朱厚照的身上存在着几点不稳定的因素。首先,他反感大臣。这可能是他从小养成的观点,弘治皇帝过分的迁就大臣让这个孩子必定会产生些逆反的心理,我们相信平时私下里父子俩人单独一起的时候,比如夜里出去闲逛的时候,父亲必定会对儿子发泄过对朝臣的不满,从之前我们讲的有一个故事里就可以看出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大臣会强迫朱厚照每天到指定地点听他们讲那些无用的经书。第二个因素,则是朱厚照比较好玩,或者说不甘于一辈子住在这个如鸟笼的皇宫之中。第三个因素,则是因为朱厚照平易近人,所以很多人能聚集在他的身边,给他提意见,这很容易对朱厚照看问题的观点进行引导。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会导致皇帝走向朝臣不愿意看到那一面。

但是不管怎么样,起初的朱厚照绝对是尊重并且听命于顾命大臣的。只是这三位大臣自恃顾命,习惯了用对弘治的那一套来对朱厚照,做决定往往咄咄逼人,引发朱厚照的不满。三位大臣里,当时评价“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意思是李东阳比较能出谋划策,刘健善于决断,而谢迁善于提意见,他们一开始的和皇帝的矛盾主要在经筵上。所谓经筵,是明朝皇帝的一项日常活动,就是经常要在某个地方(一般是文华殿)召开一个群臣向皇帝讲经说道的活动,如同给孩子上课一样。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对经筵几乎是一致抵制,因为这个活动实在太过无聊且没有任何意义,连脾气好的如明孝宗这样的人都尽量找理由来躲避经筵,更何况是朱厚照这种调皮分子。偏偏朝中大臣们把经筵与做皇帝的好坏直接挂钩,甚至和早朝一起成为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在他们心目中,一个能按时早朝,坚持举行经筵的就是一个好皇帝,虽然这两件事事实上没什么实际意义。

朱厚照勉强能做到每天按时早朝,但是对那个经筵就实在没什么兴趣了,大臣们的劝谏书不停的飞往台前,三位顾命大臣又坚持力请,无奈,在正德元年二月,朱厚照只能开经筵,过他痛苦的明君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年的八月,按照孝宗皇帝遗诏,朝廷为十六岁的朱厚照举行大婚,皇后是一位姓夏的民间女子。朱厚照日后的生活虽然荒唐,但是其实劣迹并不多,唯一比较让人诟病的可能就是在喜欢广纳女色上。然而奇怪的是,这个小皇帝对他的新婚妻子没有一点兴趣,不久后朝廷又为他册封了两个妃子,他依然没什么兴趣。事实的真相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正德元年九月,朱厚照和大臣的矛盾终于开始爆发,这件事情由太监崔杲奏讨盐引引起。九月二日,被派往江南督造龙衣的太监崔杲以筹措经费的理由,向户部要求奏讨往年支剩的盐12000引,但是户部拒绝了他的要求,户部尚书韩文认为,祖制规定,盐的收入应该用于军饷,不能挪做他用,其次,皇家的支出不应该由户部拨款。事实上这些理由有点牵强,因为虽然祖制规定了盐政收入用途方面的限制,但是明朝早有不遵守祖制的情况出现,往往有些事情已经形成了一些默认的惯例,现在突然把祖制拿出来压人,难免不引起朱厚照的愤怒。

大臣们抓住了机会开始和皇帝进行斗争,要求停止奏讨盐引的事情。天真的朱厚照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可怕文官们的力量,他自认为自己是皇帝,对大臣们的奏疏不予理睬,这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抗争,言官们在休息了很长时间之后,终于有事做了,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六科十三道加都察院,几乎所有的言官都参与进行对皇帝的讨伐。朱厚照并没有畏惧,他摆出一副最强硬的姿态,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说:“盐引的事情我已经下了旨,你们如果再来奏扰,必定严惩不贷!”皇帝既然如此,内阁也不甘示弱,内阁大臣同样对外公开表示,如果皇帝坚持意见,那么给予批准的特准盐引敕书,内阁将拒绝撰写,所以要求皇帝收回成命。

于是大家就都在这僵着,谁也不让谁,性格倔强的朱厚照再也不想对大臣们屈服,他要斗争一次。户部在大臣和皇帝之间夹着,难以做人,只好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只给奏讨盐引的一半,就是6000引,这更引起了朱厚照的愤怒,因为从户部的决定上可以看出,既然户部能给,那说明盐引是可以给的,即证明自己并没有错,但是现在大臣们却在这个事情上如同做生意一样与自己讨价还价,自己还是皇帝吗?

几天之后,在日讲结束时,朱厚照留下了三个内阁大臣,继续讨论这件事。还并不太懂政治上讨价还价的朱厚照不解的问他们,既然能给一半,为什么不全给?李东阳解释说,有些太监会在盐引中有夹带,私自买卖。朱厚照更加疑惑了,他认为既然害怕太监会私自买卖,就应该加强监督,如果到时候他们真的私自买卖盐,就应该交给司法部门治罪,这和给不给盐引是两回事啊。李东阳继续解释想要监督调查的难度,总之认为,应该从开始就杜绝了比较好。

当时的朱厚照还太天真,以为事情可以按照所谓的道理来做,而大臣们认为这些道理在具体的实际中根本无法施行,大家就一直在这里分歧着,但是大臣有一点的意思朱厚照明白了,就是他们从内心底鄙视太监,所以对太监做事根本不放心,认为他们带盐引出去,就必定会私自买卖,谋取私利,这种歧视性观点让朱厚照非常厌恶,他带着怒火批评三位内阁大臣说:“难道天下的坏事都是宦官做的?”

三位内阁大臣并不理会皇帝的怒火,依旧拒绝执行皇帝的意见,朱厚照也不会退让。于是三人回去后使出杀手锏,写了一篇联合奏疏,集体要求辞职,大大的将了皇帝一军。奏疏送进去过了半天之后,朱厚照终于投降,传出手敕,说看了先生们的奏疏,我心顿悟,盐引就给十分之五吧。

没有史书记载在这半天里朱厚照是什么样的心情,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有没有愤怒已极摔桌子板凳,或者有没有无奈之至暗自抽泣,我们也无法理解当时朱厚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但是从寸步不让到突然的妥协,这种转变对一个血气方刚正准备雄心勃勃大干一场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无法承受的痛苦和打击。这件事情是小事,但是它对正德朝的影响太大了,朱厚照对大臣的感觉,已经由反感变成憎恶,他也许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对这些顾命大臣们,对那些言官们抱着一种宽厚的态度,他觉得自己是孤立的,是无助的,他要寻找帮手,要改变自己这种困境。

但是他没想到让他走出困境的还是文官们。通过这一次的斗争,大臣们逐渐认识到皇帝不像以前那么好控制,于是他们很自然的把目光放到了皇帝的身边,那些不和大臣一路但是能影响到皇帝的人,这些人要把他们除掉,这样才能使皇帝绝对的听文官的话,像孝宗皇帝一样。朱厚照身边和大臣站在对立面的,就是所谓的“八虎”,“八虎”这个词,其实是一个政治攻击的名号,朱厚照身边并不只有这八个人,而这八个人的地位也绝对不是最高的,带皇帝游玩作乐的也并不只是这八个人,而且他们也不算是一个什么小团体,为什么要把他们挑出来呢?其实事实的本质并不是因为他们为非作歹的太厉害,而是他们站在朝臣的对立面。

内阁大臣联合九卿集体向皇帝上疏,弹劾谷大用,张永,马永成,刘瑾,丘聚,罗祥,魏彬,高凤八个太监,说他们在平时用各种游戏诱惑皇帝不理朝政,要求将他们“明正典刑”,这个奏疏在内廷获得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等人的支持。据有人记载,朱厚照在拿到这个奏疏的时候,心里十分恐惧,被吓的哭了出来,连饭都不肯吃。

在心中稍定之后,朱厚照派人去内阁和大臣们商量,觉得把他们发配到南京去闲住就算了,没必要处死吧。但是内阁的态度依旧强硬,非处死不可。这些太监们都是一直陪着朱厚照长大,从人性的角度上讲,皇帝对他们毕竟是有点感情,所以处死实在是朱厚照无法接受的结果,他多次向内阁表示希望可以把他们立即发往南京闲住,而内阁除了处死不做他议,朱厚照只好拖着,然后想办法。

外廷和内廷这个时候联合起来,准备绕过皇帝直接逮捕并处死八虎,等事成之后皇帝没有办法,也只能被动同意他们的意见。但是,历史就有很多的意外发生,这个时候,大臣里面却出现了分化力量,吏部尚书焦芳对谢迁十分不满,于是他把这个密谋计划告诉了“八虎”,这八个太监听说之后都大惊失色,准备等死。

刘瑾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本来如果将他们发往南京,也许他们也就接受了这样的命运,但是一定要将他们处死,反倒激发了他们的求生欲望,刘瑾决定凭借自己高超的政治技巧,铤而走险,反正横竖都是死,倒不如去碰碰运气,杀出一条血路。

当天晚上,“八虎”一齐来到朱厚照身前跪下,向朱厚照哭诉。朱厚照觉得在感情上对不起他们,心中不忍。于是刘瑾将王岳将要密谋逮捕他们的事情告诉了朱厚照,朱厚照听后十分吃惊,原来这些大臣太监们可以不经过自己的同意就随便捕杀自己身边的亲近之人,他这个皇帝究竟是怎么当的?朱厚照开始愤怒了。而刘瑾向朱厚照讲明了许多道理,比如王岳,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他的地位比“八虎”高,要说引诱皇帝纵情玩乐这种事情,他王岳做的不比“八虎”里面任何一个人少,可是为什么王岳没有受到弹劾,说白了,这其实是一次朝臣联合宦官的政治夺权行动,其目的,不过是想把皇帝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朱厚照本来就隐隐觉得朝臣在这件事情上做的有失偏颇,现在一想,确实如此,再联想到以前他被那些大臣们弄的无话可说,身不由己,也认为确实应该整肃一下自己身边的政治环境,否则这个皇帝基本就白当了。不管怎么说,当皇帝当的自由才是第一位的,朱厚照也决定横下一条心,豁出去了,什么明君的美名,后世的歌颂,在他看来,如果要付出自己做傀儡的代价,那都可以不要了。

刘瑾不愧是一个政治高手,深知明朝的权力体制,让内廷站在皇帝的身边,那么皇帝就可以起码做到与朝臣僵持的局面,然后再从朝臣中分化力量,这样他们就可以逐步的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首先是处理王岳,这在皇帝的权力范围内,当天夜里,朱厚照立即下旨逮捕了王岳等人,将他们直接发配,由刘瑾入司礼监,提督团营,丘聚提督东厂,谷大用提督西厂,张永兼管京营事务。这样,内廷就牢牢的抓在了朱厚照的手里。内廷一瓦解,一开始和朝臣联合准备抓捕“八虎”的行动即宣告破灭。

当天晚上的行动迅速而又机密,以至于外廷根本不知道,大臣们以为早上去上朝就可以得到“八虎”被处死的消息,然后他们就可以上疏逼迫皇帝承认诛杀“八虎”是正确的,以后的事情,就是内阁一句话的问题了。

但是事实出乎他们意料,王岳被宣布发配,皇帝否决了大臣们对于“八虎”的处置意见。三位顾命大臣立即表示不满,要求辞职。

这个时候的朱厚照已经不在乎了,内阁的辞职请求在他看来来的正是时候。按照惯例,大臣的辞职请求要经过几次申请才能获得皇帝的批准,有一个拉锯的过程,所以辞职往往成为大臣和皇帝讨价还价的工具,但是朱厚照在这个时候显示了他的个性,立即批准刘健谢迁辞职回家,否决了李东阳的辞职申请。

这个决定有点出人意料,并被广为猜测,为什么皇帝要单独留下李东阳呢?有人认为是朱厚照想要借此分化顾命大臣的关系。这个说法未必正确,不过李东阳的温和性格应该是使其留下的原因,朱厚照更可能的意图应该是,内阁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大臣,其次外廷需要足够的力量来牵制内廷,而李东阳正是这个外廷的领袖,其他人的资格还太嫩。

这是正德初年一场没有公开流血的政变,孝宗皇帝留下的辅政体系在这场政变后宣告完结,朱厚照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也开始变的更加成熟,这为他后来做很多事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他在大臣的权利对他产生威胁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太监作为平衡大臣的工具。而刘瑾,凭借着自己超强的政治能力开始走上明朝的政治舞台,他在皇帝的允许之下,控制内廷,交结外廷臣僚,很快获得了执政的话语权,开始了他三年零十个月的对明朝政府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政治生涯。不过他虽然聪明,熟知在明朝争权夺利的要害,但是他没有明白其实同样的道理,如果他刘瑾有威胁到朱厚照权力的时候,皇帝依旧会选择利用大臣来灭了他,而且他的下场绝对比大臣要惨很多,这是明王朝政治体制的优秀之处,也是刘瑾悲剧的根源。

No comments: